首页 > 范文范本 > 职场职责 > 关于责任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的论文

关于责任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的论文

   来源:学问社    阅读: 2.4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责任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为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责任而实施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责任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责任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的论文

  责任会计管理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论文

【摘 要】 随着新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结构的复杂,会计的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作为一门古老科学,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促使会计科学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和方法。本文拟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就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责任会计 企业管理

1. 当前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从会计工作本身来看,推行责任会计体现了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管理职能,是从传统的记账报账型发展为经营管理型的重要标志,是会计工作发挥管理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说有基础的企业要尽快推行责任会计,基础不完善的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加快改革步伐,把企业经济核算纳入责任会计轨道。

2. 责任会计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存在问题

2.1.1照抄西方的责任中心设置方法。我国企业在划分责任单位过程中,往往效仿西方责任会计的模式,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划分为三个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作为责任会计主体。

2.1.2责任指标的制定不够公平合理。不同责任单位的性质不同,相互间业绩比较缺乏统一的尺度,同样的指标完成率并不意味着为企业做出了同样的贡献,难以使各部门感到公平合理,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2.1.3内部转移价格可靠性不强。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责任中心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一个不合理或者难以发现的内部转移价格不但不能节约交易费用,反而增加了责任中心之间交易的难度或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

2.1.4考评体系不够健全。责任会计的可控性原则难以落实,如目前相当多的企业严重超员,隐性失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机器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达不到设计的能力。

2.1.5责权利未能有效结合,激励机制不能发挥作用。责任会计的生命在于责权利的有机统一,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责权利中的权力落实不充分,这一点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明显。

2.2解决对策

2.2.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责任单位。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提高盈利水平的途径也呈多元化局面。因此企业要在鼓励降低成本的同时建立起能有效激励内部单位扩大销售,多创利润,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风险的机制。这就要求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和内部单位的职能属性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投资中心,赋予它们与其经济责任相当的决策权,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投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划分责任中心的目的之一是避免搭便车,每个责任中心都有明确规定的权利和责任,就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甚至个人之间互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

2.2.2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有二:一是凡成本中心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以及有关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转账,一般按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二是凡企业内部产品或劳务的转移以及责任成本转账涉及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则尽可能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价格的基础,而市场价格是指根据产品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的供应价格作为计价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企业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市场价格可以及时取得,并且能客观公正地反应责任中心产品或劳务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因而可以促使责任中心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以获得更多利润,另外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也能使责任中心更加贴进市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

2.2.3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评价与考核责任中心的业绩是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责任会计实施奖励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必须考虑到其科学性、合理性、综合性。对于不同的考核对象,要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成本中心,主要考核成本或费用,生产制造部门可采用标准成本,非制造部门可使用费用预算作为考核标准;对于利润中心,主要考核收入和支出的差额,通常用企业预算来确定利润中心的标准;对于投资中心,主要考核其投资效果,如投资收益率等。

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要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对责任中心不能仅以短期内的经营成果作为判断其优劣的标准,还要看它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②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强调一种,往往会产生不良效果。例如对投资中心进行考核时,只以利润作为标准就无法了解投资效率如何;只以投资效率为标准又往往会使投资中心拒绝那些会降低它的投资利润率而实际上对企业有利的投资项目。

③价值指标与非价值指标相结合。能用货币表现的绩效固然重要,但是对不能或很难用货币表示的绩效也要加以考核,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合理。

④可控性原则。即进行考核时要把责任中心无法控制的因素排除在考核指标之外,责任中心只对可控制部分承担责任。

2.2.4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完善激励机制。责任会计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能否激励他们为完成企业整体目标而努力。责任会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激励做保障,即使计划再周详,核算再精确,控制再严密,考核再严格,也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把激励作为责任会计最基本的职能,责任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激励职能能否得以实现。责任会计应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充分考虑责任人的行为,根据责任人的行为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完善激励机制。如通过工资分配,使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挂钩。相对于月薪制而言,对责任中心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更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利益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年薪制最大的特点就是责任中心管理者的利益与下属职工分离,而与责任轻重、风险大小、经营成果挂钩,以责任中心一个生产经营周期(通常为一年)为单位进行考核确定其收入水平。责任中心管理者的收入包括“基薪”和“浮动收入”两部分。其中基薪反映市场上管理者的一般收入水平,而浮动收入则与责任中心的责任风险、经营成果挂钩确定。年薪制能够使责权利更加紧密地结合,有利于形成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在激励与补偿方面,国外企业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面。

总之,责任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管理不能没有责任会计。有效施行责任会计,必须有效到责任会计的每个方面,不应只强调其中的一方面,责任会计的各个方面都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希望我们的各种组织机构都能更新观念并仔细规划责任会计的各个环节,重视责任会计,让责任会计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已在西方国家作为内部管理制度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我国少数企业也已初见成效。所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洋为中用”、“外为我用”,将作为企业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而加以确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和发展的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责任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之一,在我国企业成长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制的经济实体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和运用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责任会计的定义;其次介绍了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和运用现状;再次从企业管理体制、管理人员思想陈旧、考评体系不健全、责权利不能很好结合和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责任会计发展和运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解决我国责任会计发展和运用中存在问题的若干对策:完善管理体制,合理确定责任中心;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会计法律观念;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开展责任核算,健全责任会计内部控制;整顿工作秩序,强化会计人员素质;最后给出我国责任会计发展和运用的结论。

【关键词】责任会计 内部控制 责权利

一、前言

责任会计制度源于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西方国家生产力急剧增长,公司组织的普遍化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为实行有效的管理和保证盈利,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需要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并且奖惩分明。要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考核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及时掌握会计信息,进行事中控制和经营决策,而传统的财务会计远不能适应这一新情况,于是责任会计应运而生。在我国,责任会计在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责任会计制度是与传统的职能管理相适应的.,在新的经济和管理环境下,传统责任会计制度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弱点,这严重影响了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实施。在新的经济和管理环境下,为使责任会计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

二、责任会计的概述

责任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个责任中心,编制科学的责任预算,并对其分工负责的责任预算进行规划与控制,实现责任核算、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控制会计。

三、责任会计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现状

责任会计是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产生于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以成本为核算内容的责任会计应运而生并顺势发展。因而,此时被称为是“成本计算的文艺复兴”时期。

在我国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企业就开始实现“两级核算、三级管理”,实行内部计划价格,60年代初,在企业推行经济技术指标层层分解,资金成本分解归口管理,70年代初,推行内部结算,80年代初,推行厂内经济责任制、厂内银行等,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和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中国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创造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如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山东诸城绝缘材料厂的“倒逼成本管理法”等等。从这些方法中不难看出,实际上它们都是对责任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创新。

历史解读
语录名言
演讲稿
书信函
实习
生活经验
节日庆典
教育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