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范本 > 校园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来源:学问社    阅读: 1.0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路,进行物理教学。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那么如何让大家接受物理呢?下面跟本站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由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多彩的光和熟悉而陌生的力五章组成。教材从出生起最初感受到的声现象入手,然后再介绍无处不在的光现象、力,从而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畏惧感,增加了亲切感和兴趣。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三、教学目标

1、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2、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4、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5、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继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与试验,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开展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要研究与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特征”“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平面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温度计的使用及物态变化”“电路的识别和连接”等知识点,它们是解释各种现象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伏笔,是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声音的特征”,区分音调和响度,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是第一章的难点;“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这几方面内容相互联系,且都要通过实验手段来进行教学,实验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八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强,所以此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3、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4、提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按预习;上课;复习三步进行教学,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5、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六、具体的安排:


周次

内 容

时间

备注

1

1.1走进神奇 1.2探索之路 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课时


2

2.1动与静 2.2长度与时间测量

4课时


3

2.3快与慢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4课时


4

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2乐音与噪声

4课时


5

3..3超声与次声

2课时


6

4.1光的传播 4.2光的反射

5课时


7

4.3光的折射

3课时


8

4.4光的色散

2课时


9

4.5凸透镜成像

3课时


10

期中复习检测

2课时


11

4.6眼睛与视力矫正

2课时


12

4.7神奇的眼睛

2课时


13

5.1力

2课时


14

5.2怎样描述力

2课时


15

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2课时


16

5.4来自地球的力

2课时


17

5.5摩擦力

2课时

历史解读
语录名言
演讲稿
书信函
实习
生活经验
节日庆典
教育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