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范本 > 校园 > 初中历史课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课优秀教案

   来源:学问社    阅读: 2.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引导语:以下是一篇优秀的初中历史课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初中历史课优秀教案

课题: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型:新授课 年级:七年级

姓名:李庆花 单位:枣庄市实验学校

手机:15092462306 电子邮箱: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思想家、军事家和他们的思想主

张,以及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属于思想文化史。在历史发展中,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大变革时代的表现,同时百家争鸣也为统治者选择治国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

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

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编制表格,增强学生阅读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儒、道、法等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引导

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孔子教育成就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托马斯﹒阿奎那 哥白尼

培根 牛顿 伏尔泰 康德 达尔文

教师:孔子被国际学术界尊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世

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如此

崇高的地位?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走进孔子生活的时代。

(设计意图:以孔子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在世

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 礼崩乐坏: 春秋战国的纷争

展示: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现代文翻译:周平王即位,东迁到洛邑,来躲避犬戎的侵扰。周平王时,周

天子的权威下降,诸侯之间强大的兼并弱小的,齐国、楚国、秦国、晋国这些国家很强大,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了。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代表回答问题。

小组一:政治上,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最著名的是商鞅变法。

小组二: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私田被开垦出来。

小组三: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日益残酷和激烈。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周天子地位衰微,诸侯王崛起,周初

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被逐渐破坏,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一些有识

之士面对这种种新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

的政治主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的纷争对政治、

经济、军事上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孔子、老子思想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

会背景。)

二、 孔子和老子: 仁者与智者的思考

1.仁者——孔子

(1)思想家孔子

展示:

孔子

教师:孔子是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宋国贵族后裔。他三岁丧

父,自幼生活贫苦,曾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官,后升任鲁国大司寇。晚

年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但其政治主张不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用。后来回到

鲁国专心整理古代典籍,广收门徒,潜心教育事业。

展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现代文翻译: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问:‚伤着人了吗?‛没有过问马

的情况。

教师:通过以上材料,请同学们说一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这段材料反映了他什

么思想?

学生:孔子关心人,而不在意财产的损失。

学生: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教师:孔子所提倡的“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认为“仁”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就是“爱人”。

展示: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疑)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

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论语》

现代文翻译:孔子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人在坟前痛哭。孔子扶着车前面的横木听了会儿,派子路前去询问:‚你在这里哭,好象有什么伤心事啊?‛妇人回答:‚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答到:‚这里没有暴虐的政权。‛孔子说:‚子路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教师:孔子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感慨,反映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张? 学生:孔子主张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法。

教师: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孔子的言论,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

(2)教育家孔子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一说孔子在教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

学生:孔子创办私学。

展示:

孔子讲学图

教师:夏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是没

有机会进入校门的。孔子创办了私学,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展示:

孔门弟子

颜回 曾参 子路

教师:孔子招收学生不问身份贵贱和家世贫富,只要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

干肉当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孔门弟子。孔子弟子大多数出身于平民,也有商人出身,还有出身于贵族的。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像颜回、子路、曾参等人,在历史上都非常有名。

教师:孔子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示: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曰:‚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

现代文翻译: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说:‚有父亲和哥哥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应该听听他们的意见。‛ 冉有问孔子:‚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去做吧。‛

公西华对孔子说:‚子路来问你听到就马上行动吗?你告诉他有父兄在,要听他们的意见;冉有来问你听到就马上行动吗?你让他马上就去做。我很迷惑,敢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有这人遇事好退缩,所以鼓励他前进;子路这个人好胜,所以让他后退,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教师: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了两个学生不同的回答。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

思想?

学生: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展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教师:孔子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要“温故知新”。

展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教师: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段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展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教师:孔子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对于我们学习有什么帮助呢?

学生: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

学生:要虚心好学,善于向别人请教。

(设计意图: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帮助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论

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教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孔子的学说成为以后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教师:从汉朝开始,孔子受到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孔子及其后代两千多

年来一直拥有着崇高的地位。孔子也被尊称为“至圣”、“万世师表”。而在今天,孔子及儒家学说,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展示:

世界各地孔子学院

(设计意图:通过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建立,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

想,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标志,走向世界。)

教师:在与孔子生活的同一时代里,还有一位智者不得不提,这就是老子。孔子

曾经向老子请教礼,称赞老子“学识渊深”、“志趣高邈”。

展示:

孔子问礼于老子

2.智者——老子

展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现代文翻译: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教师:这段材料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学生: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 展示:

塞翁失马

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老子的辩证

法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和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分别反映了仁者与智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思考。随着战国时期的到来,迎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三、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

古为今用: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我们班中存在着个别同学不按时上交作业的'问题。请同学们分成4组,分别以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观点,来说出你的‚治班方略‛。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儒家小组:应该多关心、爱护这些同学,加强思想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改正他们的错误行为。

墨家小组: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我们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帮助那些

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道家小组: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现在有些同学还小,没有意识到做作业的

重要性,等升入高年级后,他们的自觉性会得到提高,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法家小组:我们可以制定班规,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惩罚,如果不完成

作业,就不许参加三好学生的评选,也不许参加课外活动等。

教师: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活学活用,其实每家学说都有可

取之处,我们要做到“博采众长”,从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治班方略”的陈述,既帮助理解了百家争鸣各派的政治

观点,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你认为哪家学说更符合当时社会的状况? 学生:法家提出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符合战

国纷争的状况。

展示:

嗟乎!寡人得见此人(韩非子)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

现代文翻译:哎呀,我要是能见到这个人(韩非子),与他交游,死也没有遗憾了!

教师:法家学说最终被秦始皇所采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国家。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四、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根基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呈现出的“百家争鸣”,特别是儒家的“仁”、“义”、

“礼”、“智”、“信”,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法家的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采用,形成“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这些不仅对当时的思想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源头,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列举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礼崩乐坏:春秋战国的纷争

二、孔子、老子:仁者与智者的思考

三、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

四、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根基

八、教学反思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本节课进行了整合分为四部分:一礼崩乐坏:春秋战国的纷争;二孔子老子:仁者智者的思考;三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四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根基。第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使学生明白春秋战国的纷争及社会的大变革促使“百家争鸣”思想繁荣局面的出现。第二部分向学生介绍春秋时期来那个伟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通过孔子“问人不问马”及“苛政猛于虎”这两个小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仁”及“爱人”、“为政以德”的主张,借助《论语》中的精彩语录来时学生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第二部分借助“塞翁失马”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第三部分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来了解各学派的主要主张,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接着把学生分为四组进行讨论,用各家学说来解决班级管理中有些同学不按时交作业的问题,这样一种具体、熟悉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各派思想。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高峰,为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更多历史相关教案推荐:

1.历史课优秀教案

2.初一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3.历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4.2017年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5.优秀初一历史课教案

6.初中历史课优秀教案

7.新课标初中历史教案模板

8.《经济重心南移》历史教案

9.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汇总教案

10.五四爱国运动历史教案

历史解读
语录名言
演讲稿
书信函
实习
生活经验
节日庆典
教育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