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范本 > 校园 >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总结归纳

   来源:学问社    阅读: 2.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学好必修二的政治,除了要勤背书,我们还要学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全面复习好学过的内容。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总结归纳

  政治必修2知识总结

一、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人大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为什么:

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优越性: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业和民族团结。

3. )实践证明,人大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2)人大代表

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义务:①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

权力。

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

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③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大代表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怎么样:

①国家性质和人大代表地位

②是行使权力的表现

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

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能。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政治必修2知识要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节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依据、地位

(4)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含义、意义、地位)

(5)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原因、地位)

(6)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 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 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 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 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 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 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政治必修2知识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转正式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历史解读
语录名言
演讲稿
书信函
实习
生活经验
节日庆典
教育考试